古代学子开学要准备什么东西

来源:互联网新闻 时间:2020-04-29 02:49

汉代官学授课场景(汉画像石)

明代儒生服“襕衫”(扬州考古出土实物)

明代儒生服“襕衫”(图源明王圻《三才图会》)

学子骑马书童负笈随行(明铁名绘,局部)

清代楠木书盒

距九月一日新学期开学已不足一周,很多家长已开始忙着为孩子准备开学的东西了。古代学子开学前会做哪些准备?从古籍记载来看,必不可少的有三样:一份“束脩”,亦即学费;一件“青衿”,类似于现在的学生服;一套“笈囊”,放置书本、衣服等学习、生活物品的收纳用具……

古人为什么称学费为“束脩”?

《论语》:“自行束脩以上,吾未尝无诲焉”

新学期开始前,学费是古代学子首先要准备的。古代学费称“束脩”,根据学业的不同阶段,又有“入塾费”、“拜师费”或“谢师酬金”等叫法。为什么古人称学费为“束脩”?这与孔子有关。当年,孔子提出人人都应该享受教育的“有教无类”观点,普及教育,广收学生。据《论语·述而》,孔子当时说了这么一句话:“自行束脩以上,吾未尝无诲焉。”

“脩”即肉脯,是用盐、香料等加工制作成的腊肉或咸肉一类干肉;“束脩”,就是10条干肉。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,只要送我10条干肉,我就教你。显然,孔子所言不过是随嘴说说,此后却成了“学费”的代称,进而又成了老师报酬的通称。

在古代,不论是小学还是大学,只要是公办的“官学”都是不收学费的,但一些民办的“私学”如书院、私塾一类学校都要收学费,谓之“纳费”,以补充教学经费的不足,提高老师的物质待遇。

早期束脩多为实物,但到后来就是银两钱币一类了,称为“脩金”。送脩金是古代的一种社会风气,有时也是强制性要求。明沈鲤《义学约》规定:“义学束脩,东道总备。分四次送,每季仲月十五日送一次,其诸学生家不必又具私礼。”

如果学生家里没有钱,可以送粮食替代送钱币。明黄佐《泰泉乡礼·乡校》记载:“其束脩务从俗加厚。在城大馆官给银二十两,有司以礼待送。在乡则约正等率各父兄出谷及菜钱。”如果不给老师送脩礼或是不正常送脩礼,会受到相应的处罚,即所谓:“所以在古代,不分穷富贱贵,家长都要给孩子准备一笔束脩,富家可以多出一些,穷人多少也要表示一下,如“出谷及菜钱”。

除了束脩,如果去外地读书,家长还得给孩子准备一笔路费,这在古代叫“盘缠”。据唐虞世南《北堂书钞》引《东汉观记》,东汉时曾任益州太守的王阜,当年欲到犍为县求学,便“取钱二千,布二端”。

束脩、盘缠等都是正常开支,有的土豪家为了孩子求学,甚至在求学地附近购置房产。据《后汉书·张霸传》,东汉官员张霸十分博学,儒生孙林、刘固、段著等慕名而来,为方便请教,他们干脆在张霸家附近各自买了房子。这种做法,很像当今家长为孩子上个好学校去买“学区房”!

如果孩子学习不好,家长又望子成龙心切,就还得准备一笔钱,用来给孩子买学籍。如在清朝,就有一种相当腐败的“花钱上大学”现象,不需要参加考试,通过向朝廷捐银纳粮,即所谓“纳捐制度”,便能获得进入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的名额。当然,这笔资金不菲。清《国子监则例》有规定,需要纳捐名额时,国子监自行招收的学生(监生),每个名额是银108两;地方官学选拔上来的学生(贡生),每个名额银144两。对困难家庭来说,就是“砸锅卖铁”,恐怕也凑不出这样一笔“学费”来。

古代“学生服”为何称“青衿”?

《毛诗注疏》:“青衿,青领也,学子之所服”

现在学生都有校服,古代学子也要穿“学生服”。在古代,着装有严格的等级之分,不同阶层的人不能混搭。“青衿”是中国古代最传统的“学生服”,明清时的秀才便全着青衿。所以,明程登吉《幼学琼林·衣服》中云:“布衣即白丁之谓,青衿乃生员之称”。

青衿,亦写作“青襟”,并非是明清时才流行的“学生服”。早在先秦时,青衿即已在学子中间穿开。《诗经·郑风》里有首诗叫《子衿》,诗中主人心里想着的那个人,就是穿青衿的郑国学子:“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”故《毛诗注疏》就此解释:“青衿,青领也,学子之所服。”隋唐时的学子也是这般装束。《新唐书·礼乐志九》记载:“先置之官就门外位,学生俱青衿服,入就位。”

为什么学生要着青衿?东汉郑玄认为:“父母在,衣纯以青。”唐孔颖达进一步解释:“是由所思之人父母在,故言青衿。若无父母,则素衿。”这种颜色搭配,其实是先秦时儒家“礼”的需要。

除了青衿,“襕衫”也是古代的学生装,这是唐宋时开始在学子中间流行的服装。《宋史·舆服志》记载:“襕衫以白细布为之,圆领大袖,下施横襕为裳,腰间有襞积,进士及国子生、州县生服之。”

襕衫是一种长袍,上衣与下裳合而为一,由秦汉时的深衣改变而来。从明初起,学子便着襕衫。据《明史·舆服志三》“儒士生员监生巾服”条,洪武二十三年,明太祖朱元璋“定儒士、生员衣,自领至裳,去地一寸,袖长过手,复回不及肘三寸。”朱元璋还亲自参与审定,三易样式,最后定下明朝生员所着襕衫的款式:“用玉色布绢为之,宽袖皁缘,皁绦软巾垂带。”明朝的学生服变了好几次,如明仁宗朱高炽当皇帝时,便认为学生还是“着青衣较好”,于是襕衫“乃易青圆领”。因为古代服装十分讲究,上纲上线,所以古代家长在孩子入学前,都会认真地为孩子制作一身符合身份的新衣服。

除了衣服外,学子所用的帽子和鞋也都有讲究,如春秋时戴高高的“峨冠”、宋朝则戴高而方正的“巾帽”,明朝要求戴“四方平定巾”……

古代学子的“行李箱”为何叫“笈囊”?

《拾遗记》:“学无常师,负笈不远险阻”

现代学子如果去外地读学,往往要带个行李箱。在中国古代,人们外出装收物件的工具有“褡裢”、“包袱”等。褡裢是一种长方形布口袋,中间开口,两端装物,在古装戏中常能看到。褡裢有大小之分,大的可以搭在肩上,小的可以挂在腰带上,两端装纸、笔、砚台、印章印泥、信封便笺等需要随身携带的学习、生活用品。在古代,外出收账的先生也爱用褡裢。

包袱比褡裢简单多了,成本低廉:用一块方形布料,将需要携带的物品放进去,然后将两个对角各自打结,可挎可背。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太好的学子,在外出读书时都会背着一只大包袱。如今学校做思想动员时,常要求学生“放下包袱”即由此而来,但已完全是两个概念。

由于书本和衣物如果放在褡琏或包袱内很容易起褶、变形,所以,古代学子多用“笈囊”或“箧笥”、“箱笼”等东西来放置学习、生活物品。

“箧笥”,其实是两种功能不同的收纳工具。清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称:“箧,箱箧也。”可见箧就是箱子,不过,箧大为“箱”,箱小称“箧”;笥则与箧相对,笥大为“筐”,筐小称“笥”。箧与笥常一起使用,两者的区别是,箧是方形的,密实,较浅,多用来放纸本、书籍;笥是圆形的,稀疏,较深,多用来收藏食物、衣服。

“箧笥”是古人早期对行李箱的称呼,隋唐以后多称为“箱笼”。宋戴侗《六书故》即称:“今人不言‘箧笥’,而言‘箱笼’;浅者为箱,深者为笼。”

专门用来装书的箧,古人又称为“笈”。《说文解字注》引晋周处《风土记》称:“笈,谓学士所以负书箱,如冠箱而卑者也。”珍贵的书一般都会放在箱笈内收藏,秘不示人,后来代指难得、绝版好书的“秘笈”一词,即由此而来。

古代学子外出求学时,常常背着书箱,即所谓“负笈”。据唐代虞世南《北堂书钞》:东汉人李固,“步行负笈,千里从师。”东晋王嘉《拾遗记》提到的东汉人任末,十四岁时,“学无常师,负笈不远险阻。”唐朝文人王勃也曾背着书箱,长期游学于京城长安,此即其在《山亭兴序》中所谓:“负笈从师,二千余里。”

与“笈”相配套的是“囊”,囊即口袋,是中国包装袋史上最早的一种款式。“笈”与“囊”都是古代学生家长为孩子准备行李时的“标配”,故有“笈囊”一说。早期的囊,除了用于盛放印绶、钱币、香料等外,有的还专门用来盛放书本、文具,被称为“书囊”或“书袋”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由于笈囊、箱笼一类行李很沉,不事农活的学子带着上路,确实不易,有条件之家往往还会物色一名年轻仆人,谓之“书童”,又称为“伴读”,专门侍候孩子读书,帮着负笈、挑担什么的。

爱好中医的非洲留学生罗特七旬老人热心做板凳21年豆蔻少女迷考古 不爱红妆爱古砖2016年杭州G20峰会看点有哪些?重大发现!另一个地球可能存在两新生小虎满百天 圈养华南虎数创世[B20的浙江面孔]王水福:培养工匠产妇高铁上临盆 众人援手保母女平安外交部公布G20杭州峰会外方领导人出小夏品美食:粗中有细的美式西餐壮观!青海湖现“龙吸水”奇观五朵金花荧幕秀 最强女司机明起热力2016年全省公安机关招录260名警郎平的女排精神超生单亲非婚所生也可以办!浙江出台出重大发现! 另一个地球可能存在9月1日起公众可通过微信公号信访投诉照片来了!10天后这些大人物将出席G八达岭野生动物园恢复营业 伤人老虎不杭州G20峰会明日出伏 冷空气南下来“打虎”照片来了!10天后这些大人物将出席G一只手机“任性”游杭州杭州8月车牌竞价结果出炉:个人最低成解码G20(三):点赞美丽杭州 促支付宝在香港获第三方支付牌照绍兴吃货有福!低价美味梭子蟹在绍兴大“能文能武”齐上阵 “武林大妈”本江南忆 最“美”是杭州非洲留学生罗特参观胡庆余堂 当了记者喜欢老街的刚果(金)留学生华友:杭州女子被拐22年多次遭强奸 患精神分裂钱江晚报:“墨子”上天 传承落地小孩被卡命悬一线 众人齐力施救南京一对夫妻结婚3天新娘查出癌 新郎杭州少年、徐州大妈中国面孔“抢镜”里天呐!杭州男子被骗走1568万元!骗中信建投员工违规代客炒股 赚五千罚十“加减乘除”奏响浙江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夜班女工中暑昏迷 为何“夜间工作”也《芈月传》编剧署名权之争“开打” 细骗子潜伏企业半年 学老板口气骗财务转债市周评:资金面平稳 收益率上行有压生完孩子后如何丰胸使乳房“再发育”更孕期女性如何保养?学学佳澜辣妈修炼手第一号台风步步逼近 太湖水位继续升高杭州这些路段曾经积水严重 现在城区福岛第一核电站新站长:将为反应堆报废配当爹?男子抱1岁儿子进行毒品交易 英国脱欧如何影响我们?